欢迎访问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

行政管理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徐新建教授等参加第19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01日 浏览量 :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20201128-29日,第19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四川都江堰市召开。论坛以“人类学与数智文明”为主题,由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等多个机构协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中山大学及科幻世界杂志社等近30个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展开学术研讨。我院博士生导师徐新建教授、梁昭副教授等师生代表参加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本次会议由在海峡两岸人类学界富有声誉的“人类学高级论坛”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长期推动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两大论坛交叉融合举行,主题紧扣当下社会现实,对数智文明的挑战、“后人类”景象及新冠疫情的冲击等社会状况进行了跨学科研讨,并从科技与人文互渗和交汇的角度推进新人文的研究方法。

在开幕式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马洪江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今年论坛主题有机结合了当前我国与全球的发展形式与现实问题,期待一场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交流。

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负责人周汇敬介绍了基金会与四川各类项目的合作历程:自2005年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跨学科研究起,基金会近年就生态环境、灾后重建、遗产保护、产业扶贫等方向发力,而人类学的参与必将使基金会未来的研究更加综合多样。

“数智文明研究不能只是关注技术,人类学视角的进入更应注重人和数智的关系。”人类学高级论坛荣誉主席徐杰舜说道,“人类的前进方向与人的生存方式都与数智文明息息相关,面对未来的不可知性,人类学的研究方向就更凸显其价值。”

蔡华教授

大会的主题演讲中,北京大学蔡华教授就“人类学是科学吗?”的问题,梳理了人类学的学术史脉络,以亲属关系的基本研究为例阐释了人类学如何成为一门科学。

陈跃红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陈跃红教授就实证性的案例研究展示了数智文明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并探讨了智能人文与跨学科研究的研究范式。

徐新建教授

作为“数智文明”“数能时代”等关键概念的首倡者,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徐新建教授以“人类学与数智文明”为题展开论述,提出数智文明标志“人类世”步入了新时期,人类学研究应在延续传统领域的基础上扩展边界,形成“上山-下乡-进城-反身-入网”的新整体。

杨煦生教授

北京大学杨煦生教授就哲学与伦理交集的三个关键词“惊赞、惊喜、惊怵”与康德哲学三个情态动词“能够、应该、可以(被许可)”,论述了一系列与技术伦理相关的关键词。

纳日碧力戈教授

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在“互联之现代意义:从‘道德’行进到贝特森元模式”的演讲中认为,数智化生存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关联世界,这正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生态统一、辩证和谐的生存之道。

圆桌会议现场

28日下午,会议分别在3个场地举行了5个议题的研讨。其中,全球联动与地区分化的灾害与疫病研究、数智时代的“科幻”表述和新媒介文化,成为学术交流的亮点。

在“生态环境与疫情研究”圆桌会议上,学者们讨论了新冠疫情、自然灾害和生态保护问题。南方科技大学的王晓葵、西藏民族大学的周毓华,分别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的社会行为及社会符号进行了解读;西南大学的唐钱华、西南民族大学的郭建勋、陈海龙,以四川彝、藏、汉区的疫情防控为案例,立足人类学方法,讨论地方机制和文化传统对于现代疫病的防治支撑。重庆大学的代启福将分析的框架置于“蜂”“人”的“生境与生计”之间,为疫情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研究打开了别具一格的视角。除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外,中央民族大学的兰林友、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李永祥、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的李静玮、广州大学的周利敏、西南科技大学的崔忠洲,对新型毒品、埃博拉病毒、尼泊尔的震后重建、厄瓜多尔的环境保护等社会灾害和自然灾害,进行了医学人类学和灾害人类学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的杨梅和上海师范大学的邢海燕与包莉莉,分别讨论了凉山彝区的建设道路问题和城市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

论坛现场

28日下午举行的四个“平行论坛”分别为“技术与算法”“网络与社群”“虚拟与现实”“媒介与表述”,凸显了人类学对于“数智文明”的技术美学、数智社群、媒介文类及数智空间的研究旨趣。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文学人类学研究团队、中山大学人类学研究团队和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就网络民族志及新媒介文类展开理论和案例探讨,构成了平行论坛中富有特色的内容。

论坛现场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梁昭、赵靓、郭一璇、刘芷言,分别以凉山彝区的网络实践、数智艺术和网络游戏等为对象,讨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机制,以及技术文化实践与地方社群结合缔造的新型空间。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邱硕、朱海琳与西北民族大学的柳广文梳理了“科幻”文艺赋予城市形象和人机关系的丰富想象,从而把当下流行的“科幻”从文艺体裁“释放”为人类的文化幻想。《科幻世界》杂志副主编拉兹,从人类学和文学的双重角度解读“科幻”表述的意义。南方科技大学的姜佑怡讨论了“后人类的赛博生存”。中山大学的姬广绪、肖明远、邓雨扬,以及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石甜,用网络民族志的方法来分析短视频社区对民族文化的塑造和传播,以及网络虚拟社区和“网课”配置的权力和资本关系。

此外,国家发改委的贾征宇、北京大学的叶韦明和赵鹿鸣、西南财经大学的袁上、西南交通大学的任军和夏夏、东南大学的钱霖亮、中央民族大学的孙红林、浙江师范大学的辛允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李贵卿、川北医学院的李冬阳、四川文理学院的姜约、云南大学的高志英、孙东波等师生,对数字乡村建设、网络劳工、数字平台与疫情防控、远程教学等10余个议题进行了发言。

彭文斌教授

29日的大会主题演讲中,四川师范大学彭文斌教授就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状况,梳理了灾害人类学面对今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而进行的部分研究成果,并反思了其面对长时期、社会性强于自然性的“病疫”而显得失语的原因及启示。

陈刚教授

云南财经大学陈刚教授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人类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灾害人类学视角”演讲中,分析了作为灾害人类学研究领域之一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情况、研究方法、研究发现等内容。

刘珩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刘珩教授梳理了西方人类学“本体论转向”的脉络和主要观点,结合自身对北京郊外小型农场的考察,重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并提出打破人与物的区隔,塑造没有参照系的问题空间,描述各元素组合形成的样态,使其在场。

黄萍教授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黄萍教授就新冠背景下国人无法出门而兴起的“云游”,分析得出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也存在短板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解决措施。

孙九霞教授

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在“跨越时空的旅游村:他者的数字化自我呈现”的演讲中,以“民宿网红”郑浩在偏远的白哈巴村生活为例,说明了集对象化自我、外来驻客以及候鸟式流动的东道主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旅游经营者的自我呈现,某种程度上折射旅游村落多面向的立体形象。

在交流环节积极互动,与会者围绕人类学在疫情研究中是否失语、数智时代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怎样关联及如何阐释本体论转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论争。

闭幕式上,孙九霞、徐新建两位教授为第19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作了学术总结。徐杰舜教授重申了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学术特色:民间、开放、论争、务实、理解。

人类学高级论坛是在费孝通先生的倡议下,于2002年初由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北京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发起,大陆与港澳地区22家单位联合创建。论坛秉承“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理念,以促进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为宗旨。

采写|李书简、丁柳柳、梁昭

编辑|骆世查

责编|操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