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俞理明
· 职称:教授/研究员
· 导师情况:博士生导师
· 行政职务:中文系主任
· 学位:博士
· 邮箱:yingchuan80@sina.com
· 电话:
· 传真:
·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和词汇的历史研究,兼及佛教、道教文献研究
个人简介:
俞理明,男,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先后获文学学士(昆明师范学院大理本科班)、文学硕士(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汉语史专业)、文学博士(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现任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教授,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 985 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中国语言文学(语言)”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中文系主任,四川省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训诂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在汉魏六朝佛教和道教文献语言、历代笔记小说俗语词、汉语称谓词、汉语缩略语和现代汉语特殊句法现象等方面,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宗教学研究》《语言科学》《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学报》《汉语史学报》《语文建设》《古籍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汉语史研究集刊》等二十多种刊物和十多种论文集中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其中CSSCI来源刊物53篇(署名第二6篇)、A刊8篇(署名第二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全文转载11篇(署名第二2篇)。出版《佛经文献语言》、《太平经正读》、《汉语缩略研究》、《汉魏六朝佛道文献语言论丛》、《东汉佛道文献词汇新质研究》(与顾满林合作)、《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与王宝红,署名第二)、《东晋南北朝道经名物词新质研究》(与周作明,署名第二)等著作。
先后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语委基金项目和1项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获四川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成果情况
著作
1 ,佛经文献语言,巴蜀书社 1993.10 出版
提要:本书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汉魏六朝佛经文献的概貌,并从汉语史研究的角度对此作了分析。第二部分,以汉魏六朝时期的汉译佛经为主要材料,参证当时的其他汉籍文献,搜寻当时文献中出现的汉语代词新成分并加以描写,为汉语代词历史发展的研究发掘了一批有价值的新材料。
2 ,太平经正读,巴蜀书社 2001.4 出版
提要:本书以语言分析为基础,对道教典籍《太平经》作了全面的整理。在对原文进行细致准确审核的基础上,参证相关材料,从词义理解和句子结构分析入手,校订了全书的文字,并对全书断句和标点作了彻底的整理,为学界研究提供了一个最为适用而可靠的整理本。
3 ,汉魏六朝佛经代词探新,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七辑, 323-421 页,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 2002.8 出版
提要:本书抽取《佛经文献语言》第二部分。
4 ,汉语缩略研究——缩略:语言符号的再符号化,巴蜀书社 2005.6 出版
提要:本书从历时的角度,综合古今汉语词汇中的缩略现象,对缩略进行严格细密的分类研究,充分考察各种影响缩略的因素,从中探寻汉语缩略发生中的主观作用、客观条件、衍生规则和变化过程,描写汉语缩略的基本概貌。本书重视研究分析的理论性和所归纳规则的可操作性,为缩略这种日益常见的词汇手段提出科学的解释和准确定位。
论文
01 |
汉魏六朝佛经在汉语研究中的价值 |
川大学报 1987.4 , 57-60 (文汇报 1988.2.14 ,人民日报 1988.2.21 分别摘要介绍) |
02 |
汉魏佛经里的“那中” |
中国语文天地 1987.6 , 18 |
03 |
从汉魏六朝佛经看代词“他”的变化 |
中国语文 1988.6 , 469-471 |
04 |
汉魏六朝的疑问代词“那”及其他 |
古汉语研究 1989.3 , 58-63 |
05 |
从佛经材料看中古汉语人己代词的发展 |
川大学报 1989.4 (人大复印资料 1990.2 转载) 61-67 |
06 |
从佛经材料看六朝时代的几个三身称谓词 |
中国语文 1990.2 , 136-140 |
07 |
从早期佛经材料看古代汉语中的两种疑问词“为” |
川大学报 1991.4 , 75-81 |
08 |
敬辞“乃”你的,我的,他的? |
语文建设 1993.5 , 45-46 |
|
|
|
09 |
从《太平经》看道教称谓对佛教称谓的影响 |
川大学报 1994.2 , ?? |
10 |
“黑头虫”出典偶拾 |
古汉语研究 1996.1 , ?? |
11 |
《太平经》文字校读 |
古籍研究 1996.1 , 41-48 |
12 |
道教典籍《太平经》中的汉代字例和字义 |
宗教学研究 1997.1 , 49-53 |
13 |
“小姐”正名 |
语文建设 1997.5 , 37-37/9 |
14 |
《太平经》通用字求正 |
宗教学研究 1998.1 , 37-40 |
15 |
汇古今训诂精萃,开诗经研究新篇 |
辞书研究 1998.2 , 106-111 |
16 |
《太平经》的语法分析和标点处理 |
古籍研究 1998.2 , 11-17 |
17 |
“大家”称妇人时的意义和读音 |
汉语史研究集刊一辑 176-190 ,巴蜀书社 1998.7 |
18 |
汉语的方言交流和汉字的读音规范? |
《爱国重教务实求真 - 纪念吴玉章同志诞辰 120 周年》 374-388( 川大出版社 1998.12) |
19 |
《太平经》语言特点和标点问题 |
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 77-106 ,杭大出版社 99.2 |
20 |
汉语称人代词内部系统的历史发展 |
古汉语研究 1999.2 , 91-95 |
21 |
《太平经》中的形近字正误 |
宗教学研究 1999.4( 未有发表件 ) |
22 |
说“郎” |
中国语文 1999.6 , 445-447 |
23 |
汉语词语缩略概论? |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 161-176( 巴蜀书社 1999.8) |
24 |
词语缩略中的任意性基础和约定作用 |
语文建设 1999.6 , 8-12 |
25 |
“法网前沿”小议 |
语文建设 2000.1 , 19-20 |
26 |
汉语的谦称“愚”? |
语文建设 2000.2 , 42-43 |
27 |
词语缩略的界定及其理论诠释 |
川大学报 2000.2 , 124-128 |
28 |
《太平经》中非状语地位的否定词“不” |
中国语文 2000.3 , 212-214 |
29 |
《太平经》文字脱略现象浅析 |
古籍研究 2000.3 , 32-34 |
30 |
《太平经》文字勘定偶拾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0.5 , 23-26 |
31 |
从佛经材料看六朝时代的几个三身称谓词 aa |
中古汉语研究, 358-367( 商务印书馆 2000.10 原载《中国语文》 1990.2) |
32 |
“师”字二题 |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三辑 154-162( 巴蜀书社 2000.10) |
33 |
《 太平经 》 中非状语地位的否定词 “ 不 ” 和反复问句 |
中国语文 2001.5 , 466-470 |
34 |
汉语词“博士”的外借和返借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5 , 170-172 |
35 |
漫话“老外” |
语文建设 2001.6 , 38-39 |
36 |
《太平经》中的汉代熟语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7 (语言学研究专辑) 10-12 |
37 |
《太平经》中的“者”和现代汉语“的”的来源 |
汉语史研究集刊 , 第四辑 23-36( 巴蜀书社 2001.9) |
38 |
《太平经合校》校对补说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1 , 88-90 |
39 |
“保镖”保的是什么? |
语文建设 2002.3 , 18/36 |
40 |
“娘”字小考 |
汉语史学报第二辑 211-215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5 |
41 |
《太平经》中常用的应叹提顿语 |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五辑 39-52 ,巴蜀书社 2002.11 |
42 |
“水手”指称银钱时的具体意义和原因 a |
古汉语研究 2002.4 , 90-91 |
43 |
汉语词汇中的非理复合词 |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学报 2003.4 , 86-91 ,人大复印资料 11 期载 |
44 |
“香瓜子”的来源和形成机理 |
语言科学 2 卷 4 期( 2003.7 ), 88-91 |
45 |
“不良”和“响马” —兼论汉语词汇形式的缩略变化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8 , 9-10(2003 , 12 出版 ) |
46 |
“先生”古今谈— 兼论汉语词汇发展中核心义对词义蜕变的纠正作用 |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六辑 189-205 ,巴蜀书社 2003.11 |
47 |
从东汉文献看汉代句末否定词的词性 a |
汉语史学报第四辑 35-41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 1 |
48 |
汉译佛经用语研究的深入 a |
2003 年《普门学报》读后感,《普门学报》 2004 增刊 ,2004.5 |
49 |
共时材料的历时分析 —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看汉语词汇的发展,与谭代龙合作 |
川大学报 2004 年 5 期, 66-71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4.6 , 89-90 ;人大复印资料 2004 , 12 转载 |
50 |
古代汉语课程的教材和教学目标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2004 , 9 , 50-52 |
51 |
“豆腐西施”都卖豆腐吗? 与王宝红合作 / 署第二 |
语文建设 2004 , 12 , 35-37 |
52 |
古代汉语语法分析琐记 |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 90 - 112 ,巴蜀书社 2005.1 |
53 |
从东汉以前的文献看“者”介入定中之间的过程 |
中国语文 2005 , 1 , 44-48 ,人大复印资料 2005 , 4 载 |
54 |
缩略形式的选取单位及其分析 |
西昌学院学报, 2005,1 |
55 |
论道教典籍语料在汉语词汇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1 , 1 - 6 |
56 |
从“教化”到“告花子”——汉语中的词义感染 |
古汉语研究 2005,4 ,人大复印资料 2006,4 |
57 |
东汉佛道文献词汇研究的构想 |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八辑,巴蜀书社 2005,12 |
58 |
古代汉语“否”的词性 c` |
简帛语文文字研究,第二辑,巴蜀书社 2006,1 |
59 |
“ A 见 Vt ” 结构中的 “ 见 ” |
古汉语研究 2006 , 2 , 9-13 人大复印资料 2006,10 |
60 |
《一切经音义》中“这”的训解 ` |
佛经音义研究 -首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7 , 131 - 138 |
61 |
语义标记和汉语构词的不对称现象 ` |
汉语学习 2006,6 , 30 - 33 ,人大复印资料?? |
62 |
“比丘”的它的异译 a` |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 154-162 ,巴蜀书社 2006 , 12 |
63 |
東晉南朝上清經中的動詞“宴 / 晏” |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巴蜀书社 2006 , 12 |
64 |
汉字形体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 |
川大学报 2007.2 , 60 - 66 |
65 |
历史研究视角中的汉语词汇构成 ` |
燕赵学术 2007 年春之卷 29-36 页,河北师大文学院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7 , 7 |
66 |
从连绵词看汉语词语缩略中的形式选择 ` |
汉语新探 - 庆祝祝敏彻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学术论文集 38-45 页,湖北大学汉语研究所,崇文书局 2007,2 |
67 |
汉语词汇和词汇历史研究琐见 |
21 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商务印书馆 2006 |
68 |
词汇研究中的内部宏观分析和定位 |
江苏大学学报 2008 , 3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8,4 介绍 |
69 |
古代汉语的知识特点和教学思考 |
大学人文教育,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8 年 4 月 |
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
1 ,《汉语缩略研究》(系列论文), 2000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界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1 年 4 月。
2 ,《太平经正读》, 2002 年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优秀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3 年 3 月。
3 ,《汉魏六朝佛经代词探新》, 2004 年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5 年 3 月。
4 ,历届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10 次(获奖时间: 1988 、 1990 、 1994 、 1999 、 2000 、 2001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5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 211 项目”研究成果二等奖 1 项(与向熹先生合作,列第二),三等奖 2 项。
6. 汉语缩略研究, 2006 年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7.4
科研项目
1 ,佛教文献语言研究,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重点项目( 1991 年),课题成果:《佛经文献语言》。
2 ,道教典籍语言研究,国家青年社科基金( 1991 年),课题成果:《太平经正读》。
3 ,汉代佛道典籍语言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项目 01JB740010 ( 2001 年)
4 ,汉语词汇史·东汉佛道文献词汇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2002 年)
5 ,历代笔记小说俗语言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2-2003 年重大项目 02JAZD750.11-44012 ( 2002 年)
人才培养
指导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词汇语法)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指导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应用与规范,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博士研究生。
其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