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

交流合作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览要|黄维樑:从变异学理论看余光中对济慈诗的翻译

发布时间 :2021年06月23日 浏览量 :

2021621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黄维樑教授通过腾讯会议作了“从变异学理论看余光中对济慈诗的翻译”主题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赵毅衡教授主持,张放教授担任评议人,来自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四川师范大学等150余师生线上参加了此次讲座。

黄维樑教授明确了此次讲座的三个关键词是:变异学、余光中、济慈。其中变异学是我院曹顺庆教授所提出的比较文学学科的创新理论。黄维樑教授从“天生英文,不是为给人中译而设的,反之亦然”和“诗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这两句话出发,引用曹顺庆教授《南橘北枳》一书对变异学的定义和例证,对变异学进行解读。

香港中文大学黄维樑教授作线上讲座

 

黄维樑教授指出,我院曹顺庆教授曾在著作中提到:“文学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接受,它会产生文学信息、意义的改变、失落、误读、过滤,换句话说,它肯定会发生变化,也就是我所说的变异。”黄维樑教授也补充了艾略特(T. S. Eliot)被译为“爱利恶德”“欧立德”、FlorenceIowa地名的翻译等等具体例子,说明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流传过程,翻译要完全符合原义是不可能的,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就是变异,黄维樑教授对曹顺庆教授所说的差异性的意义与求异的价值表示认同。

接下来黄维樑教授对济慈进行了大致的介绍。今年是济慈逝世200周年,黄维樑教授回顾了济慈短暂的人生和成就,随后对余光中先生的翻译与诗歌创作进行讲解,认为余光中先生手握五彩之笔,其中之一是蓝色的译笔。余光中先生精通中英文,学养深厚,文字功夫精湛,翻译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部作品,虽力求译文信实可靠、畅达可读,但也出现了多种不同程度的变异

黄维樑教授在余光中先生的《济慈名著译述》一书中选取了四首译诗作为具体例证,并对曹顺庆教授的说法进行了重组和增益,将余光中先生译诗中的变异现象分为误读、失落、加添、修饰、过滤、汉化等六种,在此基础上对译诗的种种变异进行辨识,特别注意其他国化(即中国化汉化)方面。在分析《初窥柴译荷马》(“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时,黄维樑教授指出译诗在音节、押韵、代名词、成语使用等方面的变异。《当我担忧》(“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里也存在一些对难以翻译的词汇的灵活处理。《希腊古瓮颂》(“Ode on A Grecian Urn)的名句Beauty is truth, truth is beauty一般翻译为美即真,真即美,而余光中译为美者真,真者美;《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的名句Tender is the night一般翻译为夜色温柔,而余光中译为夜色犹未央,这些都是译诗汉化的例子。黄维樑教授解释了这种汉化的形成因素,并得出结论:余光中先生的翻译,求“信”而且相当“信”,但仍有很多“变异”。

张放教授评议到,黄维樑教授在这场关于余光中的讲座中融入了自己的丰富感情,充满了温暖;讲座对翻译中的变异问题分析透彻而深入,知识量丰富;通过变异学的视角,也对整体把握余光中先生译诗风格有极大的帮助。 

我院张放教授作评议

 

赵毅衡教授总结到,黄维樑教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在西方诗的翻译中体现中国诗的美,诗歌翻译难度很大,余光中先生的翻译几近完美,虽然存在瑕疵,但也不存在无瑕疵的翻译。 

我院赵毅衡教授作总结

 

最后赵毅衡教授表达了对黄维樑教授今后多在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开设讲座、学术交流的希望。此次讲座在热烈讨论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主讲人简介:

黄维樑,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一级荣誉学士,美国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文学博士。1976年起先后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教授;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adison东亚系客座副教授、台湾中山大学外文所客座教授;美国Macalester CollegeH .H. Humphrey客席讲座教授;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讲座教授。著有《中国诗学纵横论》《香港文学初探》《壮丽:余光中论》《文心雕龙:体系与应用》《文化英雄拜会记》《中西新旧的交汇》《迎接华年》等二十多种。先后任香港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心雕龙学会顾问等。

 

采写|李甡

图片|翟鹿

编辑|骆世查

责编|操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