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少儿科幻大会暨第四届少儿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于2024年5月17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我院校友2012级比较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胡晓霞荣获第四届少儿科幻星云奖新星奖金奖。
第四届少儿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现场
胡晓霞主持星云圆桌论坛(左一)
胡晓霞先后出版作品26部(含中篇及绘本故事13部),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校园文学》《科幻世界·少年版》《读友》等期刊发表短篇144篇。主创的《少年儿童中医药科普绘本创作》入选四川省科技厅2023年度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长篇儿童小说《石泉镇的小米》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剧本《石泉镇往事》入围第14届澳门国际电影节(剧本)创投大会。她先后获2022年度四川省作协系统创作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泸州市优秀作家称号,澳门科技大学霍英东奖学金(2023),澳门科技大学“杰出文化学术奖”(2023),泸州市2023年度“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及重大活动优秀个人”称号,第三届(2023)、第四届(2024)少儿科幻星云奖新星奖。
“对我而言,儿童文学最能包容我的奇思妙想,唤醒我心里全部的温柔与爱,”胡晓霞谈起选择儿童文学的原因,“我想用文字织一个斑斓的世界,让所有的读者,尤其是小读者们进入以后就不再感到害怕与孤单。”
北川往事:文学疗愈与文化传承
川大求学期间,胡晓霞开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北川往事》。
“现在看起来文笔很稚嫩,但是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胡晓霞说,“随着一个个故事成形,心里会慢慢释然。”这是胡晓霞第一次感受到写作的力量,她用细腻柔软的笔触讲述了地震中10个普通北川人的故事,字里行间不隐藏伤痛,不空谈忘记,虽然沉重,但更有希望与新生,她想以此纪念逝者并鼓舞生者继续前行。
真诚和温暖一直是胡晓霞作品的底色,她的最新长篇小说《石泉镇的小米》主要关注的是震后心理创伤。“地震已经过去16年了,但我知道很多人精神上都还被困在那一天。”胡晓霞希望这本书不仅能给当时的孩子们带来解脱和安慰,也能告诉现在的孩子们,面对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想告诉每个小朋友,别害怕坠落,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会接住你的。”
胡晓霞的第一次签售会
家乡往事融进了胡晓霞的血脉里,成为滋养她写作的土壤,“北川羌族文化多多少少都在失落,因此在近期创作的故事中,我都有写到北川羌族传统文化,希望能把这些回忆用文字保存记录下来,也许能让它走得再远一些。”
创作探索:勇于尝试+积累打磨
在创作过程中,胡晓霞勇于尝试各种类型。比如《课本里的中国文人》系列主要讲述了出现在课本里的文人故事,《怪梦奇谭》系列采用章回体小说形式对成语故事进行二度创作,科幻绘本《变成平面图形的第七天》《时间储蓄罐》等以数学符号展开奇特又温情的科幻想象,《蓝鲸飞飞侦探事务所》系列采用侦探框架讲述海洋动物科普知识,以及《禹里镇的慧慧》《石泉镇的小米》致力反映儿童生活……尽管这些作品的类别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都产自“胡晓霞原则”——“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努力写出一部又一部自己说起来
都会觉得骄傲的作品。”
胡晓霞讲座现场
胡晓霞在谈到她的第一篇童话《魔法屋料理大赛》时说,“我还记得那天晚上特别饿,想着要是有人邀请我去魔法餐厅就好了,于是我就爬起来写了一篇关于烹饪比赛的童话。”胡晓霞笑着补充道,“这就叫深刻践行了望梅止渴的前辈智慧。”
除了兴趣,作品的持续输出离不开作者的积累打磨。胡晓霞在写作和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学习,以确保自己的作品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在主创《少年儿童中医药科普绘本创作》时,面对相对陌生的中医药领域,该如何准备、如何下笔给胡晓霞带来了不小挑战。
“只有看书呀!”为深入了解中医药领域,胡晓霞每天都会在图书馆待10个小时左右,她打趣说:“以为我是中医专业的吧?其实我是写科普的。”在筹备和创作的这一年半以来,胡晓霞看了四种中医史,专题论文更是不可胜数,在请教了诸多医学专家、学者以及编辑后,终于完成了《虾博士漫话中医史》12册的撰写工作,本书属于“少年儿童中医药科普项目”阶段性成果,入选了四川省科技厅2023年度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
“少儿科普和少儿科幻是我近几年用功的一个方向。我觉得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在科学技术爆发式发展的现在,少儿科幻和少儿科普主题作品是符合当代少年儿童阅读兴趣,引导、启发少年儿童对未来想象的桥梁,也是符合国家科技强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文学类型,值得写作者好好探索和研究。”而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学创作,胡晓霞都反复提到了认真二字。她说文学创作是一辈子的事业,需要坚守初心,也需要持续发力,需要勇于尝试,也需要不断积累、反复打磨。
胡晓霞参加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
川大求学:学术熏陶与师友情谊
谈及在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的求学生活,胡晓霞说川大极大地开拓了她的眼界。“在王晓路教授、李怡教授、赵毅衡教授、邱晓林教授、张怡教授、卢迎伏副教授、肖薇教授等老师的课上我看到了更广阔的文学世界,领略到文人风采与风骨,让我后来在每一次下笔的时候都对创作心生敬畏。”
良师益友是胡晓霞在川大的收获。“我觉得一个老师最大的魅力就是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吧。这样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起老师就会心生力量。我导师王晓路教授对我来说就是如此。”胡晓霞说,“王老师不仅在学术上严谨勤奋,为人也幽默、亲切、优雅,我一直都希望能成为像他那样的人。”导师的言传身教与关爱支持让胡晓霞坚定了走上文学研究与创作的道路。
胡晓霞与导师王晓路教授合照
在川大,胡晓霞不仅学到了知识,明确了未来方向,还结识了三位亲密无间的朋友——陈蓉、向英和李志新。胡晓霞回忆道:“因为他们,我在川大度过了非常幸福快乐的时光。其中最悠闲轻松的是研二暑假将至未至的那段日子,每天写点稿子就在东七宿舍等陈蓉家教回来。她会给我买葡萄、鸭脖和春卷,然后我们再一起看电影到天黑,现在想来真是‘当时只道是寻常’。”
胡晓霞与朋友的毕业照(右二)
如今,胡晓霞在澳门科技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创意写作专业的博士学位,“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虽然看似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挖掘文学的真谛,展现生命的坚韧、厚重与美丽。”
胡晓霞在澳门科技大学求学
胡晓霞说未来希望自己能一直写下去,用文字的真诚与热情陪伴大小读者们,要是有幸能将世界的美好和温暖传递给大家,成为大家人生旅程中的某一道光,那就是对她最高的奖赏。
图片|胡晓霞
采编|宋婧雯
责编|段化鞠
审核|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