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2日上午,由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主办、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承办的主题论坛“探源与创新:中国认知传播学研究对话”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发言与对话交流。
参会嘉宾线上合影
论坛开幕式由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副院长操慧教授主持,她代表学院对与会嘉宾及在线参与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发言的14位专家。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副校长姚乐野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对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一直关注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学者和其他学术界朋友表示敬意。他希望通过论坛,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夯实新文科建设基础,拓展新文科建设资源。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院长李怡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以云端形式召开,对于跨学科学术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他说:“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将会大力支持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的发展,做好认知传播学术活动的重要后盾,将学科的发展与学院的发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欧阳宏生教授致辞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二级教授欧阳宏生在致辞中对参会专家表示欢迎,同时也感谢了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以及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对此次论坛的支持与准备。他表示,这次主题论坛将围绕认知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认知传播应用理论进行,旨在集中诸多专家智慧,为构建中国认知传播学学派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主题报告第一场:认知传播的理论研究
此次论坛由两场主题报告构成。第一场围绕“认知传播的理论研究”展开,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晏青教授主持,共有7位学者发言。他们分别从研究的路径、概念、目的和意义、方法等方面对认知传播学的理论发展提出展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汝东教授
北京大学陈汝东以《论智能时代认知向度的嬗变》为题发言。他从20世纪末期自己研究认知修辞学并于2001年出版的《认知修辞学》开始,简要梳理了其探讨认知学科的历程。我国关于“认知”的论述可追溯到孔子所言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国外的认知研究起源于现代哲学,现代哲学家达成了“真理来自于实践”的共识。但是,关于“知识”“真理”是如何产生的、怎样产生的不清楚。他们于是去研究语言。同时,心理学家也加入到研究队伍中。认知科学自诞生以来,基本沿着两条路径发展:智能认知<—人际认知<—语言认知<—社会认知<——认知——>知识认知—>文化认知—>国家认知—>文明认知。前者重在实验研究,后者重在思辨研究。两者应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认知学科建设和人类文明的顺利发展。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二级教授欧阳宏生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二级教授欧阳宏生以《认知传播学研究的关键词解读》为题发言。他说,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知识创新的共识和高水平科研的重要特征。他回顾道,自2014年中国认知传播学学会成立并举办“全国首届认知传播研究暨认知传播国际学术高端论坛”上正式提出“认知传播学”概念以来,认知传播学的学科体系建构正式提上日程。学会成立9年来,召开了8次学术年会和18次专题论坛,一系列认知传播学、新闻认知传播学研究等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标志着国家层面对认知传播学这一前沿学科的肯定。目前,认知传播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基本理论建构完成,学科体系清晰,其作为一门学科的特征明显。新时代认知传播学呈现出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以中国认知传播学会、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为代表的认知传播学理建构团队,一方面从事认知传播基础理论研究,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从事认知传播的应用研究,以认知科学来研究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过程等。就研究现状来说,该学科涉及的核心概念“认知”“认知科学”“传播学”“认知传播研究”和“认知传播学”需要厘清。基于此,认知传播学的三大知识理论体系得以明确,即认知传播的本质理论、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操慧教授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副院长、中国认知学会副会长操慧教授以《体用兼蓄,知行并举:认知传播研究的意义与取向》为题发言。她基于国内19本CSSCI来源期刊的相关文献的议题梳理及分析指出,“我国认知传播实践正走向深度交叉融合,其研究则走向动态、多元、细密。当下认知传播的生态真切写照了媒介、科技、人文三者的互动与互构,这与数字时代结构化和动态化的思维特征相契合,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传播的深入,更是两者互融的结果。以此观照人本身的行动逻辑,聚焦以人为核心的发展及动因考察,实现知行并举的联动探索,是对全球跨学科研究与实践取向的回应。认知传播研究的交叉视野、多领域协同,体现了研究者的学术自觉,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及其丰富实践将赋能认知传播研究更为深广的理论意涵,即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中实现人的自省自觉、人与社会的体用平衡;同时作为一种方法与知识服务,在未来可以有效助推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体的心智和谐。”
中国人民大学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李彪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副院长李彪教授以《认知神经科学与传播学的范式整合与创新》为题发言。他从相关的研究实践出发,分享了认知神经科学与传播学相结合的全新实验研究。新媒体崛起后,传统的传播学古典实验法不再完全适用,传播学亟需在方法上进行创新和引入,认知神经科学对此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认知神经科学是通过脑科学实验手段,利用科学仪器测量接触信息时人脑的变化,接触信息的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通过测量不同区位大脑的信号变化,能对认知过程进行精确的描述。质言之,认知神经实验能够以相对量化的分析方法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实验分析,以弥补传统古典实验法对瞬时效果的研究盲区,通过测量工具触及到极端时间内的瞬时传播效果,从而获得许多新的研究发现。因此,在研究方法上,认知神经科学为传播学往更高更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
四川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林克勤
四川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林克勤以《从应然到实然:传播学中国学派的探索——以认知传播学为例》为题发言。他指出:“中国传播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本能拒斥西方理论到全面引进、译介西方理论的两个阶段,目前正在遭遇一场没有自己思想体系的中年危机。在第三次学术大转型中,构建传播学中国学派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认知传播学的出现正是顺应这个趋势的一种知识历险。认知传播学的提出与发展符合国际学派形成的一般规律;本土思维创新突出,站在国际前沿,其主要架构是唯物辩证法+认知科学+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实践;人文社会学科认知转向的整体助推力证了认知传播学的向度合法与路径可能;认知传播学在学界的地位逐渐获得认可,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认知传播学倡导重建宏大叙述,呼唤学术再更新工程。 在当下的新闻传播学领域,西方理论依旧强势,但代表的只是过去;中国理论尚在边缘,却是已经是新兴的规范。”
北京大学艾伦·阿姆鲁拉·海玛特博士
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东方哲学典籍整理与诠释项目学术顾问艾伦·阿姆鲁拉·海玛特博士以《认知-社会文化系统的周期》(Cycles of Cognitive-Sociocultural Systems)为题发言。他首先阐述了认知的复杂性以及认知与人类本体论、伦理学和文化的关系。基于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创始人皮特林·索罗金的理论,他描述了四种认知类型,每一种都在特定类型的社会文化系统和文明中受到高度重视。这四类认知是:“感官”“理性”“直觉”和“整合”。感官认知是通过人的感官感知发生,而理性认知是基于对感官所得的信息进行逻辑分析而成。直觉,或超理性-超感官认知被认为是感官和理性认知类型的决定性因素。第四种 “整合性认知”或“理想的理性主义”则整合了上述三种认知类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是这类认知的代表。这些理论溯源显示出,认知类型都是在某种类型的社会文化系统和文明里被强调并发挥作用,且会形成一定周期与规律的。因此在从事认知传播学研究时,应当重视其与社会、文化的关联。
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朱婧雯研究员发言
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研究员、新闻(认知)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婧雯以《认知传播研究的价值与契机:学科史的视角》为题发言。她表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阐述,为“认知转向”思潮下中国特色传播学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提供了契机。认知传播研究可以从作为认识论的哲学和作为元认识论的科学社会学知识范畴中,追溯契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认知转向”的底层逻辑与学科史建制谱系。近百年来西方传播学学科史发展脉络中的“认知基因”,为基于中国媒介化社会情境实践的认知传播研究提供了合法性、延展性前提。在党的二十大取得圆满成功、奋进新征程的重大背景下,立足中国媒介化语境、探索符合中国民众认知结构、服务于中华文明传播需求的认知传播跨学科研究探索,可视为回应如何讲好中国传播学理论故事、推动中国特色学术理论成果全球对话的中国方案之一。
主题报告第二场:认知传播的实践创新
第二场主题报告围绕“认知传播的实践创新”展开,由四川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林克勤主持,共有7位学者发言。认知传播学作为一个有机融合了传播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学者们分别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结合具体案例,在实践层面为认知传播学研究提供了阐释的新视域。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李明德教授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李明德以《从俄乌冲突看数字智能时代的认知战特征》为题发言。从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时代背景来看,认知域作战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手段。以网络时代的第一场战争“俄乌冲突”为例,认知战的特点包括“全球数字平台高度政治化,成为西方意识形态、媒体霸权代言人”“多平台协调炮制信息炸弹,成为认知战战略重点”“技术驱动战争效能、政治效能,直接干扰决策、影响战争”“战争直播化、平台‘武器化’,争夺舆论战认知叙事主导权”。因此,在智能时代战略性地传播信息以影响民众认知并赢得国内外舆论支持非常重要。而西方媒体的报道如何做到即使是在显著攻击或说谎时也能让人相信,从认知传播的角度也会拓展我们新的思考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漆亚林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教授以《“在场”可供性:跨文化视频博主对中国形象的具身传播》为题发言。从可供性视角出发,他认为开放性、全球性和技术性的环境基础为跨文化视频博主对中国形象的具身传播提供了可能性,这体现了认知传播基于技术实践的发展趋势。跨文化视频博主在华的“在场”体验及感知,为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了平民化的多元视角。“在场”可供性释放了巨大的传播张力,技术身体将物质身体与文化身体连接起来,跨文化视频博主通过视频所创造的自然、文化、技术的多维视角,在对外传播中塑造了一个更加丰富、真实、鲜活的中国,为国外民众重新认识中国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角度。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顾亚奇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教授以《算法时代的AI艺术与认知传播思考》为题发言。他从新文科研究范式转型与超学科视角出发,将认知传播视为一种伞状概念,认为其在与人文学科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也可以将艺术学纳入考察的范畴之中。在此背景下,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AI艺术具有相当的研究活力。目前学界对AI艺术的考察集中于视觉艺术,引发的探讨涉及到底层算法与数字化生存、模拟感知以后引发的共情延伸、内脑与创意生成三方面的问题。而从艺术传播的角度看,数字艺术的共感知传播涉及到的跨媒介性问题、艺术创意路径转型、身体数字性、技术伦理等问题,同样为艺术与认知传播的研究打开了讨论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卜彦芳教授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卜彦芳教授以《传播效果的认知性特征》为题发言。她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切入,在分析受众“认知—态度—行为”的基础上探讨数字传播时代传播效果的认知性特征:“在认知环节,由于人脑处理信息机制的特殊性,造成了认知偏差的客观存在,与传播过程中的噪声一起影响受众对信息的基本解读。在态度形成环节,互联网传播情境使得态度形成不仅受到个体认知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交媒体、群体组织等方面的压力。态度的形成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也是一种选择倾向。在行为决策环节,受众行为具有有限理性和社交融入的特点。行为受制于认知与情绪的共同调节,新媒体彼此连接的能力也使得期待互动与社交联系成为受众信息消费的基本诉求。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但是态度和行为也会相互冲突,出现认知失调。”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齐爱军教授发言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伟长学者齐爱军以《体认哲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新闻学》为题发言,探讨了体认哲学及体认传播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理论赋能问题。她指出:“首先,体认哲学和体认传播学凸显身体的体验意义,突出身体作为认知生产者、塑造者的功效,有力拓展了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延伸出‘身体/感觉/劳动--交往/生产/实践--话语/知识/权力--认知/无意识/意识形态’这样一条马克思体认哲学的知识线条。这对于数字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认识论基础‘升维’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理论视野。其次,体认哲学和体认传播学开拓出媒介与主体关系的新视域,强调媒介可以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感官从而催生与塑型主体的机制。这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特色新闻学对新闻生产者的主体性塑造行动的现代性(包含对群众的情感性的认可和高扬的‘群众办报’、对知识分子报人从‘身体在场’‘行动在场’‘价值在场’三个方面的改造);最后,体认哲学和体认传播学开拓出身体叙事和故事传播的认同研究新领域,这对于深入理解‘讲好中国故事’这个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提供了更开阔的理论认知视野。”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晏青教授发言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晏青教授以《娱乐的概念与感知》为题发言。他指出,娱乐是当代社会的一种知觉方式,是主体自我认知的一种方式,塑造了更大范围的主体性重构,同时筛选出某种感觉,有着某种独特的注意力机制。但是,国内长期对娱乐的“误解”,使得经验感受与概念理解之间失衡,在概念化娱乐过程中存在负向框架。这其中有三个方面原因:其一,研究者的心理能力问题造成差命题态度偏差;其二,重教化轻愉悦的传统文化心理;其三,重政治传播轻娱乐消费的学科传统。以上原因造成娱乐传播在事实世界(实然层面)“风起云涌”,但在规范世界(应然层面)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因而,我们应全面理解娱乐的功能,即它有享乐的一面,也有让人获取意义和价值的一面。从而将娱视为一种存在沟通性的外部刺激,惠及各种类型的观众,并让他们感到快乐和意义的活动。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谷丰副研究员发言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副研究员、语言符号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谷丰以《传播学研究的认知神经科学方法:脑电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为题发言。他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方法,介绍了脑电图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场景。脑电图技术因为设备便宜,操作简单,且有成熟的软件支持,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现代脑科学研究技术特别是脑电图技术的基础上,神经语言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学科。认知神经传播学作为传播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正处在发展进程当中。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语言符号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作为积极探索传播学与认知神经科学融合发展路径的研究单位,已经开展多项传播学相关研究,包括APP图标与文字认知加工的异同、手写体与印刷体认知加工的异同、副中央凹的汉字阅读、倒置词的认知加工、情绪词的认知加工等。
发言结束后,论坛顺利闭幕。本次主题论坛是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主办的年度学术会议,汇聚学会各会员单位副会长、国内重点高校负责人以及认知传播学领域知名学者,围绕认知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主题,展开学术对话与交流,以宽广的视域和前沿的观点,展现了认知传播学研究的丰富成果。
采写 | 彭可诣、蒲可意、杨钰琳
编辑 | 刘娜
责编 | 操慧